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据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2024年6月24日-30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维护听力健康,乐享幸福晚年”,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老年人的听力健康。
老年人听力损失现状
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为11.04%,据此推算,我国约有老年听力残疾人2045万。而且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职业噪声污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而日渐升高。
很多老年人都存在听力下降的问题,他们往往认为岁数大了耳聋、耳背是正常的,你们说话大点声就好了,又没影我的生活,没什么可治的,正好我们也可以“耳不听为净”。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科学的。如果您家里的老人出现了这种情况,千万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一定要积极的去干预才对。
老年听力损失临床表现
1.以增龄为主要原因的老年听力损失通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2.多伴有言语识别力下降,表现为听得见但听不清,轻声听不清大声又嫌吵。
3.常伴有耳鸣,多为持续高调性的耳鸣,严重者可影响睡眠质量,出现互为影响的恶性循环。
如何判断听力是否正常?
在日常生活中,听力自测的方法有很多:
1.将拇指和食指放在耳边搓一搓,关注能否听见捻指音;
2.将有滴答声的时钟放在耳边,关注能否听到指针走动声;
3.关注自己能否听到冰箱、空调等工作时发出的机械声;
4.看电视、用手机时音量是否都要调很大声?其声音是否影响其他人?
5.与人交流时经常听不见别人说话,或者能听见但是听不清,需要反复询问?
如果发现有其中1~2种,建议您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查。
老年听力损失 保健与预防
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远离噪声并加强对全身慢性疾病的管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增加,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加速听力损失的风险因素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干预。
2.减少危险因素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老年人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且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加大。故建议老年人服药前需问医生,尽量规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
3.避免噪声损伤
高强度、持续性噪声会对人耳造成伤害,导致耳聋、耳鸣等。加强噪声防护,预防因突然爆震引发的听力损伤,根据需要佩戴符合卫生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避免娱乐性噪声损伤。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对老人多一点关爱,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